拼多多如何依靠店铺推广(开车)赚钱?
2018-02-26
开车怎么样赚钱?
这里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个简单的公式计算一下自己的可承受能力,首先官方已经给了你同行平均转化率,假设官方给我们的同行平均转化率是 5% 假设单次点击 0.5 元,那么意味着 100 个访客会消耗我们 100*0.5 元的开车费用即 50 元,成交 5 件,所以我们一件的利润至少要 10 元才可以保本。如果我们对自己和产品足够有信心,我们做同行平均转化的一倍,那就是 100 个访客成交 10 单,所以如果需要保本,至少保证每单净利润 5 元才可以保本。
可很多新人都陷入了低价战术,大部分人做的都是不到 10 元的利润,所以在理想状态下我们都没办法保本。这样的车我们怎么开?想通过这个方法赚钱的新人,一定要有完整的产品推广计划。你是想通过开车赚钱、还是积累销量报活动赚钱、或者提升排名抢占自然资源位流量赚钱。

开车如何减少测款费用?
老人对店铺推广已经很了解了,知道他的主要用途。像测款到底怎么测才能更精准,是一个逻辑思维推算的过程,我在这里分享一个我常用的测款方式。
我只需花一份钱就可以测出价位、点击和消费人群。介于拼多多的特殊性,我们可以把多款同类型商品放进同一 SKU 中测款,多价位测试有利于从客服那里获取到款式咨询人群数。价位以不赔钱甚至少赔钱的为主,一般成交数据质量大于咨询数据,所以有成交是最好的,没有再看咨询。
设置好宝贝,再给我们的产品中定一个超低价 sku,可以加速我们的测试。客户进来发现真正要买的东西是正常价位,如果跳出率过高,说明这个类目低价好做,反之则是大众知道这个类目的均价。如果跳出率过高,成交少或者无成交,在第二阶段把低价 sku 删除,用正常价格看是否符合大众喜爱,这样即测出了款式又测出了该类目的大众消费水平,测款只测一个点,我们通过数据就可以分析出这个类目我们可发展空间有多少。举例,我测试一个卫生纸的时候,商品 sku 有 9.9、15.8、19.8、24.8,我另外设置了一个 5 元的一卷体验,其中我发快递 2.5 元,包装 5 毛,另外 2 元开车费用,最后结果是 9.9 和 19.8 的最受欢迎,再对比同行同量宝贝,最后定价 17.8 元。
因为在直接展现上,15-20 这个区间几乎没有展现产品,主要就是集中抓想多买点试试,又必须买太多的客户。当然后期是不开店铺推广的,因为正常的转化算出开车根本不可能赚钱,只是测出这个款。然后我们在价位品质和大众喜爱的方面都优于我们的竞争对手,通过活动和老客户的购买,大概一周就销量破百,真实数据没刷的,不过因为利润实在太低,最后放弃了。
当时的拿货价 1 卷纸约 0.5 毛钱,17.8 元我们是卖 18 卷,成本是18 卷 *0.5 元 / 卷=9 元+1 元包装+2.5 快递=12.5,毛利在 5 元左右,就是 20 块钱的东西我们做到毛利 5 块。开车测试在 1.5 元均价,转化率 12%,也就是 150 块钱可以卖 12 单,也就是如果开车是150 块钱卖 60 块钱毛利回来。先不考虑回头客的购买,第一次成交的来说,每天自然购买的客户赚的钱都补到开车上,所以开车略赔成本,纯赔人工,最后放弃了。如果有造纸厂,那你可以看如何平衡你的利益。
开车如何打破订单瓶颈?
店铺已经基本稳定,希望开车突破目前的瓶颈。那恭喜你,你已经活脱脱的从竞争中活了下来,你的瓶颈就可以打破了,很多人都是在这个阶段发现自己很无力,甚至产生了退出的念头,其实你想的方向对了,只是抓错了打破的方法,它的核心不在开车,而在复购。
当你有了稳定的自然客流,那么你是否认为开车是给你的产品锦上添花,也许你愿意和我上面操作一样,贴着自然进店的利润去开车获取更多的消费基数。那么你错了,为什么?很多人提到增加消费基数提高复够率,其实完善的二销才是你突破瓶颈的关键。
你们已经预见了复购赚钱的模式,也知道只要产品好,一次进店靠开车,二次购买再赚钱的道理。但是这是被动的,真正的提高复够率是要主动的提上去。国内很多电商,都有自己的二线城市销售平台,甚至在三线,四线提供给客户配套服务。你要扩大就要主动的把扩大的客户群体掌握在自己手里,总之了解你的客户,把你的二销信息给你们的客户发过去吧,只要你足够诚心,产品足够好,客户更大的几率会选择你,适时送上一些优惠卷,和老用户福利。
比如我们之前说 17.8 赚 5 元的,我们的客户买同款,立减 3 元,再在店铺上一个利润 10 元的新款链接,老客户购买立减 5 元,给客户二选一的机会。这样的广告是点对点的,不花钱的,赚 1 块也是净净的赚,而我们付出只是发货,没有运营,没有店铺推广,我们算出纯利,走一单赚一单。所以说,这样你的瓶颈就打破了,毕竟我们是服务行业,如果你抛开服务,一味的讨论运营,你是不可能成功的。商家最后拼的还是服务,为什么大牌的店员不论对谁都那么客客气气,因为到那个地步,真的只是拼服务和营销了。
请问,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比什么,比营销?所以有了五花八门的广告。那海底捞和小肥羊又比什么呢?比服务吧。当你的风格已经有忠实的粉丝的时候,你要考虑如何留住粉丝,而不是继续扩展粉丝。还是那句古话,我们套在现实中,你希望你的客户是 100 人买一次,还是 10 个人买 10 次呢?100 人各买一次,这个上限是有限的,而 10 个人吃 10 次他的发展是无限的,所以我们也要懂得可持续发展。
开车具体如何操作?
分析完了,来说店铺推广操作。简单来说,就是出价(定价) → 看效果(数据分析) → 调整价格(找到合适价格) → 持续推送,根据竞争情况再实时控制的一个流程。
主流选词,系统会推荐一大堆产品相关词,其实 90% 都没用,选词主要是手动添加的好一些。选词的过程都要有个表格记录一下,最后方便导入。哪些词客户喜欢搜的?
举个例子:搜索“连衣裙”,推荐了“连衣裙夏”“连衣裙秋冬”“连衣裙女”“连衣裙两件套”“连衣裙长款”“连衣裙冬”等一堆词,找符合的词语记录,后期加入。比如第一类词加完,再搜“连衣裙夏”又出现了“连衣裙夏学生”“连衣裙夏季”“连衣裙夏小清新”,还是一样,挑出符合我们宝贝的词语。以此类推每个相关词都加进去,就加入了第一批的核心词——系统下拉框词。
第二种挑词,根据产品特性挑选。比如我们的产品有蕾丝、波西米亚,无袖,印花这样的属性词,根据这些词再去搜索属性下拉词,这样第二批词语就加进去了。
第三种加词方法就是品牌和特殊词语。品牌的就不说了大家都懂,还是一样,品牌的相关词也都加禁区,特殊词语比如“清仓”“包邮”这类词,根据你的类目找一些特殊词语吧,比如玻璃制品“破损包退”之类的。基本这样的就能覆盖到你的这个宝贝的主流消费人群。
调价格不要动的太过急切,上店铺推广一次出价 1-2 天没变化很正常。一般采用的都是高价往低调的方法,先找到一个一定能花出去钱的价格,再一点一点往下调,也许你会遇到 2 元人爆多然后调到 1.9 元突然没人进店的情况,这样情况,我建议你在 1.9 元 再观察几天,如果还不行,再调回 2 元,但又可能遇到调回 2 元也没人。这时候你只能慢慢的往上调价了。每次调价最好中间隔 1-2 天,频繁调价不利于店铺推广对你产品的定位,容易造成直接涨 4 元也还是没人的情况。


